國務院辦公廳曾印發《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》。
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,我們學校重點關注德智體的傳授,附帶對美的教育。美育沒有全方位引導教育,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美育。因為,美育尤其不能是整齊劃一、呆板凝滯的,尤其不能由教師單向灌輸,更不能惟一以考試分數來檢驗成果。所以,若要實施真正的美育,就必須從應試教育的習慣中脫離出來,堅決地向素質教育轉變。
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上就是一種全方位人教的過程,總共有六位“雕塑家”:
1、 家庭:長期、基礎、持續、終生、及時、隨時
2、 學校:啟智的重任
3、 兒童所在的集體:影響的外在因素
4、 兒童本人:自我承認的因素
5、 書籍:吸收文化的來源
6、 偶然出現的因素:促使人格變化的發生和轉折
這就是我們所要做的“全人教育”。
就其理念而言,"全人教育"是一種整合以往"以社會為本"與"以人為本"的兩種教育觀點,形成既重視社會價值,又重視人的價值的教育新理念。這是一種理想的教育觀念,也是中外教育家的一種理想追求。全人教育就是培養"全人"或"完人"的教育。就其教育目的而言,"全人教育"把教育目標定位為:在健全人格的基礎上,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,讓個體生命的潛能得到自由、充分、全面、和諧、持續發展。簡言之,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成為有道德、有知識、有能力、和諧發展的"全人"。
中國人生科學大講堂·美在中國公益活動
全人十二課
第一課
家庭美育 - 家長角色與家庭美育的關系
(1)家長角色定位;
(2)家庭教育誤區;
(3)家庭教育與美育的關系;
(4)“隔代親”家庭教育智慧;
(5)家庭教育與子女人格培養;
第二課
認識孩子、讀懂孩子、發現孩子
(1)兒童(少年)成長與兒童(少年)心理;
(2)從“玩”中發現孩子的生命密碼;
(3)家長常見行為表現及智慧升華;
(4) “發現教育”在“問題孩子”與“問題家長”中的應用;
第三課
夢想激勵與人生規劃
(1)不愛學習現象的N種“病因” ;
(2)目標樹立與夢想激勵;
(3)讀懂孩子的夢想與保護夢想;
(4)個性化教育與孩子人生規劃;
第四課
美好習慣與美好人生
(1)習慣差異與孩子成長空間;
(2)家長教育理念與孩子習慣生成;
(3)21天法則與1萬小時定律;
(4)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;
(5)習慣養成教育經典案例等;
第五課
孩子自控力的培養
(1)自控力培養的重要意義;
(2)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影響;
(3)培養孩子自控力,改掉壞習慣的策略;
第六課
青春期孩子的相處之道
(1)青春期:生命的飛躍與不和諧;
(2)叛逆與“不聽話” ;
(3)兩性覺醒與“早戀” ;
(4)對抗、妥協還是對話;
(5)青春期家庭教育經典案例等;
第七課
網絡時代的家庭教育
(1)網絡時代調整家長權威;
(2)網癮的生成與科學的應對策略;
(3)改變孩子與改變家長;
(4)網絡時代家庭教育經典案例等;
第八課
如何更好地發揮家委會的作用
(1)家委會應有的使命;
(2)家委會如何連接家長;
(3)家委會如何助力學校教育;
(4)家委會怎樣真正對孩子們有所幫助;
(5)家委會經典案例等;
第九課
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長
(1)家校共育的金三角理論;
(2)家庭教育缺失對孩子的影響與危害;
(3)更好地理解學校與老師;
(4)實現家、校共育的方法策略;
(5)家校共育經典案例等;
第十課
家長如何助力即將參加中、高考的孩子
(1)了解中高考孩子的情況;
(2)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;
(3)孩子中高考沖刺階段,家長最有效的陪伴方式;
(4)孩子生涯規劃的意義與方法;
第十一課
東方家庭教育智慧與中西家庭教育比較
(1)《周易》中的家庭教育精髓;
(2)孔子和他的因材施教;
(3)西方家庭教育理念;中醫 西醫的使用和現實狀況;
(4)“虎媽”現象與中西家庭教育比較;英文教育的火熱升溫
第十二課
現代家庭與婚姻關系
(1)親密關系讓生活更健康;
(2)換個角度看愛情;
(3)影響婚姻的因素;
(4)如何改善婚姻關系;
(5)如何走出外遇的困境;
(6)婚姻關系對孩子成長的影響;
通過全人十二課,給予家長們更多影響孩子的方法和啟示,協助學校校內教育的外延。教育是一個重大的工程,需要全方位的配合和協作,我們給予的是對美的詮釋和分享,更多的是需要大家的共同行動。